把论文写在乡野大地上:一场科技、教育与安全的青春奔赴

发布者:dzdq发布时间:2025-08-26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结合,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耕织新程团”六名成员于暑假期间分别赴甘肃省天水市、兰州市、合作市、陇南市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与研学活动。团队围绕助力农业现代化、关怀乡村儿童教育、推广农村消防科技三个重点方向,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

一、科技助农:智慧农业与田间实践的融合

团队成员谢浩、李泓毅以农业志愿者身份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开展了为期半月的农业实践与服务。谢浩同学跟随农户学习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掌握除草、培土等关键环节,并在智慧农业大棚中操作土壤墒情监测设备,通过手机APP远程调控温湿度与光照,切实体验到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量。李泓毅同学则直接参与播种、除草、采收等全流程农事操作,并在农闲期间协助整理农田环境,减轻农户劳动负担。

通过亲身实践,团队成员不仅掌握了基本农事技能,更加深了对“科技兴农”的理解,体会到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农业农村一线的信心。


二、教育润心:艺术启蒙与特殊关怀并举

于韵扬、李昀轩两位同学分别前往甘肃甘谷晟曦艺术培训中心和兰州新启点特殊儿童服务中心教育学校,开展艺术教学与残障儿童关爱行动。在甘谷,团队开展为期十天的艺术课程支教,涵盖素描、书法、绘画、武术等内容,通过分龄教学、个性化指导,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学习兴趣,获得家长一致好评。

在特殊教育学校,团队成员通过绘画、手工制作、康复训练陪伴等形式,与残障儿童建立深厚情感纽带。孩子们从陌生到信任的转变,让队员深刻意识到:乡村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更需要的是持续的陪伴与真诚的理解,而非简单的同情。此次教育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技能,更坚定了团队长期关注乡村教育、助力教育公平的信念。


三、安全守护:消防科普与农村安全强化

杨沛同学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当地消防队伍,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演练+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农村消防工作的流程与挑战。在培训中,他掌握了灭火器使用、火灾逃生等基本技能;在实践中,协助整理消防设备、深入社区开展防火宣传,提示居民排查电器、燃气等安全隐患;通过观摩消防演练,深切感受到消防员的专业与奉献精神。

李博同学则侧重参与村级公共服务,包括入户走访了解民情、参与乡村环境整治、开展政策宣传等,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强化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服务能力。通过消防与公共服务实践,团队成员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为提升农村公共安全水平贡献了青春力量。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耕织新程团”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重要尝试。团队成员在助力农业、教育帮扶、安全宣传等多方面展现担当、锻炼能力、砥砺初心。大家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积极变化,也清醒认识到城乡发展仍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撰稿:王晶晶;编辑:毛星懿;审核:哈焱、黄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