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在实践中书写担当——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发布者:dzdq发布时间:2025-09-05浏览次数:10

2025年暑期,蚌埠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多支学生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奔赴安徽各地及甘肃部分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与实践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党员和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更为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传播和地方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行走的思政课:科技赋能与传统文化宣讲

蚌埠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党支部“理润江淮·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足迹学思想”实践团,奔赴凤阳、桐城、阜南、马鞍山等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在小岗村,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六尺巷,他们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宣讲,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王家坝,实践团成员学习王家坝精神,探讨信息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为乡村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在薛家洼,他们领略生态理念,倡议守护绿色成果,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实践团成员的能力素质,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二、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先辈精神

为了在实践中厚植红色基因,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峥嵘岁月寻忆团”踏上了追寻红色记忆的征程。在安庆陈独秀纪念馆,他们通过馆内展品,深入了解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的思想与担当,对《新青年》所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成员们深受革命先辈精神的激励,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革命精神的新活力。此外,团队还将继续开展探访老战士、记录革命故事、参观红色纪念馆和革命遗址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三、探源淮河文脉:激活地方文化活力

文化传承是实践的另一重要维度。在蚌埠市博物馆,“探源淮河文脉,传韵珠城风华”实践团队通过智慧展台等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淮河文明的厚重历史。他们被新石器时代“中华第一微笑”陶塑人头像等文物深深震撼,对江淮大地的中华文明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此外,团队还结合馆藏资源和乡村文化需求,制作“流动文博课堂”展板及课件,培训“临时讲解员”,为乡亲们提供义务讲解服务。这一举措不仅让历史成为乡亲们亲切可感的记忆,还以多元形式激活了淮河文化的活力,架起了青年与地方文化沟通的桥梁。

四、扎根乡村一线:助力乡村振兴与安全治理

将实践视角聚焦本土乡村,“莲坡踏浪·电院青媒实践团”在蚌埠市白莲坡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调研活动。他们通过逐户走访、派发宣传单等方式,宣传电信诈骗防御、溺水事故预防、邪教识别抵制等知识,提升了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团队还考察了当地虾鳖鳗立体混养模式,收集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数据,计划通过优化饲料、改进设备等措施提升养殖效率与质量。此外,成员们还积极参与田间劳动,体会农耕辛劳,与“大包干”带头人交流,了解乡村变迁历程。

   

五:远赴甘肃:多维践行乡村服务

在立足本地实践的基础上,学院“耕织新程团”6名成员远赴甘肃,围绕农业现代化、乡村儿童教育、农村消防科技开展“三下乡”活动。科技助农方面,谢浩、李泓毅以农业志愿者身份深入一线,经过半个月的实践,掌握了基本的农事技能;教育润心层面,于韵扬、李昀轩分别在甘谷晟曦艺术培训中心、兰州新启点特殊儿童服务中心开展艺术教学与关爱行动,既提升了学生的技能,也坚定了团队助力教育公平的信念;安全守护工作中,杨沛加入当地消防队伍,以“理论+实操+观摩”掌握消防技能并协助宣传排查隐患;李博参与村级服务,入户访民情、整环境、宣政策,强化基层凝聚力。此次活动既让大家感受到乡村振兴成效,也正视到城乡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青年使命。

 六、聚焦小岗村:感悟改革创新力量

为深化对乡村发展的认知,蚌埠学院“电”亮红心实践队于7月15日至18日赴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了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小岗村,队员们参加了开班式,明确了目标,听取了专题报告,了解了小岗精神与乡村振兴的关联。他们还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体验了情景思政课,深刻理解了相关精神内涵。通过参与田间劳动、与“大包干”带头人交流、实地走访产业园区等方式,队员们深刻感悟到小岗村改革创新精神的力量,以及这种精神对当下乡村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

七:奔赴革命老区:缅怀先烈厚植红色情怀

为让红色情怀在实践中更深刻落地,“跃进大别山·蚌院星火燎原团”于7月25日至29日奔赴皖西地区开展主题活动。他们先后前往皖西烈士陵园、许继慎纪念馆、苏家埠战役纪念馆等地,缅怀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精神。在金寨县鄂豫皖纪念园和红军广场,成员们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历史陈列馆,与扮演毛主席的老师进行跨时空“对话”等活动,深切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同时,他们还在西茶谷茶园探寻红色印记,理解了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相互滋养的关系。这些活动不仅深化了成员们对革命历史和精神的认识,还增强了他们传承红色血脉与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回顾2025年暑期的实践活动,蚌埠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学生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他们不仅在红色传承中汲取了精神力量,还在乡村振兴中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智慧。展望未来,我们将支持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投身社会实践的大潮中,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撰稿:房思思;编辑:毛星懿;审核:哈焱、黄灿)